
75年前的今天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战14年的血与泪
我们不能忘也不敢忘
为了这一天
中国人民浴血奋战
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如今,硝烟散去
可那段血泪写就的过去
那场不屈不挠的抗争
每个中国人都该铭记
抗战期间
日本侵略者
把战火烧到了亳州城
亳州曾两次
1
亳州第一次沦陷
1937年,日本全面扩大了侵华战争,大片国土相继沦陷,即使是身在中原腹地的亳州城也不例外。1938年5月,日军攻陷蚌埠、徐州、开封后,分兵多路向南进发,把侵略魔爪伸向亳州地区。
1938年农历四月初六上午,日军从蚌埠方向先后出动飞机18架,以蒙城宝塔为目标,自北向南轮番投弹轰炸,直到下午两三点钟才离去。当时蒙城全城火光冲天,炸死群众370多人,大片房屋倒塌,惨状目不忍睹。
同时,日军侵犯蒙城县板桥集,对整个集镇和附近村庄进行“大清理”。5月,日军占领了蒙城县双涧集。
1938年5月21日拂晓,日军18架飞机从东北方向飞向涡阳城,进行猛烈轰炸,投下几十颗不同类型的重磅炸弹和燃烧弹,轰炸持续到当天傍晚。县城主要街道、房屋、名胜古迹被炸成一片废墟,50多名群众被炸死。飞机过后,日军又随即出动步兵进行扫荡。同时,日军数架飞机对高炉集、义门集等地进行轰炸。5月23日,涡阳沦陷。
1938年5月11日,日军数架飞机轰炸亳县飞机场,炸毁国民党飞机5架。19日,轰炸亳南龙徳寺、朱楼等地,死伤农民三四十人。23日,轰炸亳县城,向青云路和北门口投弹数十枚。30日,日军一部由东向亳县县城进犯,守城国民党刘汝明部一四三师官兵抵抗至31日清晨撤离,亳县沦陷。日军横行百日后退出。
2
亳州第二次沦陷
1939年4月25日,日军乘七、八辆汽车,由柘(城)鹿(邑)再次向亳城进犯。日军先以炮火向薛阁古塔轰击,同时飞机配合在城内外轰炸。国民党县自卫队约四百人在涡北驻防,抵抗约一小时,牺牲五六十人后撤离。4月26日,亳县县城再次沦陷。
亳州沦陷期间
日寇不仅在亳州烧杀掳掠
还大肆推行奴化教育
强迫亳州百姓改变习俗
进行文化侵略
看看日寇在亳州都干了啥?
↓
狂轰滥炸 城乡变废墟
日军侵犯亳州时,蒙城炸毁房屋近4000间,40多家商业遭到破坏;在涡阳,毁坏房屋近7000间,数千人无家可归;在亳县,日军毁坏民房更是无数。
亳城的青云路和北门口遭敌机轰炸,大量房屋被毁;古城集的国民党区署不仅被炸毁,还烧了一条街,百余间民房化为灰烟;在刘集,日军将群众的农具、家具门窗和木料放火烧掉,刹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方圆十余里都能看见。
▲日军记者拍摄的日寇暴行,日本军方严禁对外公布
日军不但对亳州各县城和一些大集镇进行轰炸,就连田野的庄稼也不放过。当时正值麦收季节,涡河两岸数千倾小麦一片金黄,丰收在望,野蛮的日军对收获在即的麦田投入燃烧弹,数千倾小麦化为乌有。成千上万的农民生活无望被迫扶老携幼逃生他乡。
杀人如麻 血洗亳州
日军不仅用飞机毁坏财物,还用飞机炸死炸伤民众无数,用机枪、刺刀等杀戮百姓。
日军侵犯蒙城县板桥集时,对整个集镇和附近村庄进行“大清理”,搜查出14个青年人,带到李圩北边松林,用铁丝穿着掌心,绑在松树上,用汽油活活烧死。
在蒙城县双涧集,日军用机枪一次就杀死273人、有好几户人家被杀绝。
在涡阳,日军到杨楼、杨寨等村庄扫荡时,杀害群众数十名,杨子良一家5口被杀死4口。日军在涡阳大小扫荡数十次,每次都有大批同胞遭到杀戮。
在亳县,县城街道空无一人,十室九空;在农村,庄无炊烟,农民流离失所。
奸淫妇女 无恶不作
除烧杀抢掠外,日军还像禽兽一样奸淫妇女。他们常常三五成群,四处寻找“花姑娘”,发现女人,随即强奸或轮奸。兽性大发时,竟在光天化日之下,不论十来岁的幼女,还是怀孕的妇女或年过半百的老妇,都进行奸污,稍有不从,当即残杀。
在蒙城县板桥集,对搜出的妇女,无论年龄大小,均遭日军轮奸惨死。
在涡阳县的杨楼等庄,日军大屠杀后,随即在附近村庄捕捉100多名妇女奸淫,遭奸后的妇女痛不欲生,很多人含恨而死。
建立伪政权 进行奴化统治
日本侵略者为达到长期占领的目的,他们每到一个地方,不仅驻扎军队,还立即建立机构,安插据点,实行奴化统治,对沦陷区人民进行反动的民族压迫和经济压迫,企图永远奴役中国人民。
日军进入亳县县城后,立即成立了维持会,汉奸毛嵩山任维持会会长;设立日伪县、区行政机关,汉奸赵郎斋任县长。同时,他们还在其控制地区发放“良民证”,在亳城四门站岗放哨,严査过往行人。
在涡阳县,日军占领县城的第3天,就收罗了许志一、王西锋等20多名汉奸,建立维持会,进行奴化统治。
我们不要忘记
如今,我们只是生活在
一个和平的国家——中国
但
这个世界并不怎么和平
我们可以面朝大海
那是因为有人风餐露宿
我们可以有诗和远方
那是因为有人手握钢枪
我们可以享受光明
那是因为
有人在看不见的地方
为我们挡住了黑暗
今天
祭奠同胞,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
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