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儿子十五载照料养母无怨无悔

 

作家老舍曾说:“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用这句话来描述射阳县海通镇通兴居委会十几年如一日照料养母的居民周汉龙,再合适不过。

“不论亲生的还是非亲生,在我眼里,他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提起养父母周伯禹夫妇,周汉龙总是充满感激。虽是养子,但他们始终将周汉龙视如己出,呵护着他长大成人。成长、工作、结婚、生子,一如生身父母般为他前后操持。在养父周伯禹突发疾病去世后,2005年养母黄亚兰不慎摔断股骨,导致半身不遂。至今十多年的时间里,周汉龙夫妇始终悉心赡养养母,不曾有过一句怨言。

至孝:不是亲人胜亲人

“发生得很突然,当时根本不能接受,好好的人怎么突然就瘫痪了。”回忆起2005年发生的事情,黄亚兰还记忆犹新。那天她出门办事,却不慎摔跤。第一时间送至医院就诊,医生的一纸诊断如晴天霹雳,给全家的生活笼罩上一层阴云。“股骨断裂,导致半身不遂!”这意味着她从此要与轮椅作伴,意味着短时间内都无法像正常人一般行走,更意味着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人常年在身边照顾。

当时周汉龙承包了地进行大棚蔬菜种植,但儿子还尚未毕业成家,经济压力并不小。养母的瘫痪对于这个原本就压力重重的家庭来说,几乎有些不堪重负,但他始终不曾言弃,坦然接过照顾母亲生活起居的重担,继续兼顾蔬菜大棚的种植,偶尔还要外出求医问药。

抹洗发露、按摩、梳头……周汉龙的妻子朱炳芬熟练地为老人洗着头发,边洗边轻声问老人水温是不是合适。在养母瘫痪的这么多年里,给老人洗头、洗澡、喂饭、换尿片,成了周汉龙夫妇每天必备的“功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少亲朋好友看我们照料老人辛苦,就提议花点钱把母亲送到养老院。我一听就拒绝了。这怎么行,花钱是小事,但老人家九十多岁了,怎么能放心别人照顾呢!”周汉龙如是说。

常年瘫痪在床,让年逾90的黄亚兰需要经常往返医院。每当母亲生病,周汉龙总是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送母亲去医院,从不抱怨。在夫妻俩的精心护理之下,黄亚兰虽然卧床多年,但是从未生过褥疮,身上肌肉也没有坏死,还恢复了语言功能。看到母亲身体状况日趋稳定,周汉龙打心眼里高兴。

守护:久病床前有孝子

“要不是汉龙他们两口子照顾得好,我哪能多活这么多年。人家亲生的儿子也没有我养子汉龙这样仔细,老太婆活得够本了!”黄亚兰逢人总这么说,言语中透露着自豪。

俗话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对于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养母的周汉龙而言,却应了那句“久病床前有孝子”。从2005年至今,不知不觉多年过去,岁月的风霜爬满周汉龙的额头,他已然从小伙子变成中年人,照顾养母这件事也从“责任”成为“习惯”。“每天凌晨5点起床给母亲做早饭,半小时喂完饭,然后就是跟她聊天,推她散步。另外还需要定期剪指甲、擦身子、换洗衣服……”细数着每天要做的事情,虽然很累,但他从未说过一声累、抱怨过一声苦。

因为常年种植大棚蔬菜,周汉龙的腰、腿落下了毛病,为了不给儿女增加负担,他开始在附近的地方找些临工来做。“母亲岁数大了,身体状况很难说。活做完了我就立刻回家,生怕她有个什么意外,那样我肯定要后悔一辈子。”想起过去的经历,周汉龙仍心有余悸,“有次我回来迟了点,进屋喊了几声老人都没应,我立刻就慌了,手里东西也忘了拿。好在虚惊一场,母亲只是睡熟了。”

“天气好的时候,我就把母亲抱到轮椅上,推着她到周边邻居家四处走走。趁她和邻居话家常的空隙,给她捏肩、按摩腿、喂水。”在他的用心守护下,93岁满头白发的黄亚兰丝毫不像瘫痪多年的高龄老人,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传承:子欲养而亲还在

“无论孩子以后能不能出人头地,‘孝顺长辈,对长辈好’是最重要的。”这是周汉龙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都说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或许是他的孝心感动了孩子,或许是他的行动影响了家庭。儿子周志祥在老人瘫痪的头一年就主动要求帮助照顾奶奶。如今端饭喂饭、帮助老人如厕对他来说都是驾轻就熟。

前几年,周志祥成婚了,也拥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周汉龙的妻子朱炳芬要去无锡帮忙带孙子,周志祥便建议把奶奶一同接去无锡照顾。一来人多热闹,二来也可以帮助减轻点压力。但考虑老人年岁已高,行动不便,周汉龙担心她过去不适应,思前想后,虽然十分舍不得,但还是毅然转让种植了20多年的大棚,在家专职照顾母亲。由于心中挂念奶奶,周志祥也会定期带着妻子、孩子以及母亲回来看望。

2019年春节前,妻子朱炳芬身体状况不佳,为了不拖累子女,周汉龙把她接回来养病。妻子好转后,周汉龙便与儿子商量留下妻子在家照看养母,他自己则出去打零工补贴家用。因为他照顾养母的事迹在村内传开了,村里也了解到他家里情况特殊,当提出要给予补贴时,周汉龙却连连摆手:“我没到不能动的时候,还能挣钱!现在不算什么困难,比我困难的人还很多。请把这些留给真正有需要的人吧!”如今他偶尔会在周边接一些小工程,打打零工。但无论离家多远,天气状况恶劣与否,都坚持每天回家,因为在他心中坚信“有妈在就是家”。

“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孝敬养母……”周边乡邻提起周汉龙时都会忍不住用这些词语夸赞。就是这样平凡的一个人,用5000多个日夜写就“至孝”二字,用实际行动给子女诠释何谓“尊老”之情,用真情真意写就大爱之歌。2018年11月,周汉龙被评为“最美射阳人”;2019年二季度,他被评为“盐城好人”;11月,获评“江苏好人”。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他显得十分淡然:“百善孝为先,赡养父母是我们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唐杨 孙星星 刘友华 王明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